“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酷暑难耐的夏日感觉还没有战斗完
这么快三伏天就走到了尾声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虽然天气依旧炎热
立秋这个美好的节气就这样款款而来
古汉语中,秋者,揫也。万物于此而揫敛也,自然万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同时,人体的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而饮茶,也同样讲究四季有别,有“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的说法。
立秋时节一到,此时饮茶养生最讲究温润之道。而这里首选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汤色金黄,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温热适中,常饮能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那对于乌龙茶,茶友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1
狭义上,“乌龙”(oolong)指众多茶树品种中的一种。
但我们经常提的“乌龙”,多指它的广义,即一种半发酵工艺的茶,也叫青茶。它和绿茶、红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一起并列为中国六大茶系。
六大茶类中,乌龙茶产量不是最高的,却是风味最为多变、丰富的茶类。这是由于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发酵范围在15%-50%之间,跨度很大,只要稍稍改动一下发酵的轻重,就能出现截然不同的风味。
无论是从武夷山的三颗大红袍母树,到近年来越发出名的“牛肉”、“马肉”;直至从海峡对岸漂洋过海的冻顶乌龙。
而这些,同样也都是乌龙茶。
就好像,你很难把一罐炭火味的消脂茶,和一泡还算花香四溢的铁观音联想到一起。宽泛些说,它们又的确属于同一类。
要搞懂乌龙茶,还是得花些功夫。
2
而乌龙茶,无论今天如何发展,发展如何,它早在宋代,就已成为贡品。
乌龙茶的前身——北苑茶,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
而在这之后,北苑茶逐渐变成了人人熟识的武夷山茶。而现在看到的乌龙茶,则是现在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改进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茶。
苏轼在他的《咏茶诗》中写道:"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这里的武夷茶即是乌龙茶的鼻祖,可见,早在宋代,武夷茶已经作为贡品。而在这之后,更是获得了历朝贡茶的地位,至此名声日渐扩大,盛极一时。
后在清朝雍正年间,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
而在之后凭借着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更让乌龙茶一直风靡到了海外。
3
正因为发酵有轻重,工艺变化多端,加之产地多样,造就了乌龙茶丰富多彩的滋味和香气,百般“山韵”、“岩味”、“观音香”,千种“花香”、“熟果香”、“蜜香”,排列组合,渐次而出。
这也是为什么,乌龙茶有这么多种,而它们尝起来却千差万别。
正如台湾乌龙茶,近年来风靡内地地区,这不仅体现出了台湾乌龙茶的魅力与代表性,还说明台湾乌龙茶独特的韵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
台湾茶的领导品牌茶圣居,真正源自宝岛,传统制作工艺,带给人们纯正的台湾古早味道。
而影响台湾乌龙茶好坏之关键因素有四:
风土、品种、制茶师、季节。
台湾茶区有着微型风土之微妙差异,茶叶农产亦有每年、每批的些微变化;如何引出茶叶美妙本质,又维持固定风味质量,便仰赖制茶师的各项细节忖度。
茶圣居里拥有多年制茶经验的老师傅根据传统制茶法“看菁作菁”,精准把握好香气滋味的转变,细致斟酌、处处用心,使茶香滋味的完美结合。
茶圣居董事长叶泓廷说:“茶圣居对于茶的无尽热忱,对每个制茶细节的精研不倦,一直是我们多年来的信念。我们所努力的目标,是让每杯茶充分展现它与生俱来的完美滋韵。”
茶圣居台湾茶系列产品均来专产茶区,结合台湾小而美的风土艺术、制茶师极臻纯熟的技艺与卓越品味,成就款款归属产区茶叶特有的甘美茶韵,尽显台湾茶每一山头、各色品种的独特气韵。
而茶圣居台湾茶产区涵盖台湾经典高山茶茶山,如阿里山、大禹岭、冻顶山、梨山等等。不同产区的风土能够左右同种茶叶的微妙差异,而茶叶本质则系于茶树品种。
茶圣居台湾茶根据不同产区、品种、季节制作最适合的那款茶品,或清香高雅、或浓厚沉稳、或温柔亲和、或一枝独秀……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高山茶、梨山茶、大禹岭高冷茶、福寿长青茶等等,品类繁茂,各异其趣。
茶圣居专心做好茶,始终把茶叶品质作为企业的第一生命力,本着对食品安全的执着与坚守,早在四年前斥巨资创建可追溯系统。
「产品可追溯系统」上线以来,不仅获得了茶圣居余家门店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更是真正实现“一品一码”不重复的电子智能防伪溯源管理体系,提升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年茶圣居品牌十周年庆典前,正式上线全品类的茶圣居可追溯系统,引来了行业内外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