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台北之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从阿里山、日月潭回到宾馆,陪同我的东吴大学教授建中兄建议我去林语堂故居看看。建中兄知道我是林先生忠实的粉丝,其实他又何尝不是。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总是充满了魔力,闲适、淡雅、幽默,更蕴满了生活的智慧。而他晚年生活的地方,能否让我们感受到一缕林氏特有的洒脱和飘逸?感受大陆与台湾一脉相承的文化的芬芳?
那一日,晨曦微露,我们乘车向阳明山进发。沿途,薄雾微醺,静静的阳明山仿佛沉睡的老人,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车至半山腰,一块蓝底白字的“林语堂故居”牌匾映入眼帘。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展现在眼前,那便是林语堂故居,林先生人生中的最后十年便是在这里度过。
走进故居,是我们熟悉的四合院的布局,其建筑风格融合了西班牙的设计取向,既具西方的现代潮流,更具东方的古典美,蓝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墙,其上嵌着深紫色的圆角窗棂,意境典雅精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玲珑剔透的设计竟然出自林先生之手。从西式的拱门走进,穿过回廊,是一处抬头可见蓝天的院落,阳光落在身上,温暖而惬意。而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口清浅的池塘,成群的鱼儿嬉戏其间,据说,林先生生前常坐在池边的大理石上,安享“持杆观鱼”之乐。院落一角,翠竹、枫香、苍蕨、藤萝,各自生长,微风盈盈,树摇枝摆,婀娜而多姿。人儿置身其中,心清气爽,不觉感叹尘世之种种烦恼愁绪,实在是庸人自扰。林先生超然淡泊的心境,可见一斑。
文如其人,而居所可能更是体现一个人胸襟、气度、性格的载体。文字里的林语堂,幽默、睿智、闲适、淡雅,而这些我们几乎都能从这别致的居所里,找到先生的影子。我和建中兄谈起林先生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又岂是我们的三言两语所能涵盖。只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人生不得意时,读林先生,哪怕是读他几句简单的话,谈茶、谈艺、谈一款小吃,都会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林先生用心为文、为学,从不过多理喻别人的褒贬。林先生无论在大陆,还是去台湾,因为各人见解不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林先生的看法是偏颇的,甚至在以前的文学史里,也没有给林先生中肯的定位。作为当时“论语派”代表人物的林语堂先生,他的幽默的小品文被看作为反动派服务,而与人民为敌的异类。现在再来阅读这些所谓的“毒草”,我们倒能够反观出林先生的不俗胸怀。而他的小品文更是超越阶级的真知灼见。
建中兄告诉我,有一次,林先生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做讲座时说过:“中华文化的浩博与精深,台湾、大陆一脉相承,不分彼此,政治异见,与文化亦无关系。而倡中华文化,需所有中华同胞共努力,相互攻讦、诋毁、自以为是,均为文化之灾。”先生所言,真乃灼见。我对建中兄说,现在我们祖国的文学史已经恢复了对林先生文学成就的肯定,而市面上关于林先生的文集更是比比皆是。建中兄说,相信通过大陆与台湾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开展,不仅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会不断促进文化、文学的整体推进与发展。相信,林先生泉下有知,也定当颔首微笑。
故居后院,林先生的遗骨长眠于此。先生生前可能很难想到,两岸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隔膜,今天在他的坟茔前,竟然站立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游客——他生前很难待见的同胞。时移事易,随着两岸三通,两岸同胞旅游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我们去台湾,除了饱览台湾优美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更会促进两岸人民源自内心的深刻认同。
建中兄告诉我,大陆很多学者去台北,一般都会去拜谒林语堂故居。去年,林语堂故居还召开过两岸文化交流的研讨会。满含追忆走出先生故居,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和继承,因为有林语堂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文化大师,还有很多如建中兄这样的台湾学者及各界人士,他们心系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如果我们忽略因为不同的政见而带来的距离,我们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灿烂文明而共同骄傲,毕竟,我们的文化根基系一脉之源,相容共生,无法割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