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嘉南平原(麦琼/摄)
文
麦琼
阿里山,闻名遐迩。其地名已不可考,如今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享誉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这里属于海拔适中的湿暖气候,是中央山脉向西过渡到嘉南平原的宜居地带,几百年中,山里人与山外人为了土地的垦殖问题多有纷争,也不断演绎着开发建设、携手共融的动人故事,沉积了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阿里山人文图景中总少不了美妙的歌声。
高山青
麦琼/摄
“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我们一起去看树。”这是一首台湾家喻户晓的童谣,而在华人世界里,有一首歌比这个歌谣更深得人心,那就是《高山青》(也叫《阿里山的姑娘》)。如果你是从嘉义车站出发,坐小火车是首选的上山方式,摇摇晃晃地上山,可以沿途饱览嘉南平原的沃野风光和自山脚到半山修竹、槟榔树掠影,车厢里常常会适时响起你所熟悉的歌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歌曲唱出了人们对阿里山的美丽想象,也承载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阿里山的历史沧桑和很多动人传说,还有也许永远没有真相的美丽误会——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误以为这是一首高山族(现在一般称原住民)民歌。其实此歌是台湾光复后第一部台湾故事片的插曲,词作者是四川人邓禹平,曲作者署名是导演张彻,而学界一般认为是周蓝萍(《绿岛小夜曲》的曲作者),其音乐素材也找不到来自阿里山地区的痕迹。
词曲作者生前对此不置一词,相关的知情人均已陆续作古,留下了一段音乐史上的迷思和遗憾。不过,他们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却写下如此美妙的歌调而不为名利,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合作精神。而更令人感慨的,写下这隽永诗句的邓禹平,竟然是到了晚年才拖着病体完成了登上阿里山的夙愿。由于这首歌的署名存在争议,后来更在一些音乐家和歌手的传唱中嫁接了原住民音乐中的喊腔和诸如“嘿!拿鲁湾多咿呀哪呀嘿……”(来自《杵歌》)的曲调等,却也犹如天成,也是此歌颇为奇特的命运。加之舞台上伴随着原住民的舞蹈和服饰,确实带上了民歌的属性。年,香港歌手奚秀兰穿着原住民的服饰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之后,《高山青》风靡大江南北,更加让这首歌是台湾民歌的美丽误会随着歌声深入人心。
奚秀兰在年央视春晚上演唱《阿里山的姑娘》
森林之歌
阿里山桧木林(麦琼/摄)
《高山青》在音乐上与阿里山没有直接的血缘,但确实是对阿里山人们生活的歌唱。不过,这首从山外唱进山里的歌声虽则美好,却未能穷尽阿里山的美丽与特色。
突然想起在台北音乐厅听过的一首《阿里山小火车》(陈维斌词曲)倒是与摇摇晃晃的小火车贴切,却也只是山外朋友对阿里山的观感与礼赞。而在早期伴随“哐嘁哐嘁”进山小火车的则是日本童谣《火车》和当地人创作的《登山列车》(高一生词曲),也常常被人所记起,后者曲调优美、词意质朴,可惜现在知晓者不多。
真正属于这一片森林,属于邹族人的歌声是另一番情趣的音乐,如各种祭祀歌曲和美妙和声,最为著名的是传统战祭仪式“玛雅斯比祭”和“小米丰收祭”等,是最具规模的民俗活动。不过,随着小火车的百年转动,随着族群的融合,现代文明吹进了森林中,这些原住民的音乐已然不纯粹了,多数与他们的生活劳作无关,而是作为吸引游客的观光节目。所幸的是,这里曾经走出不少歌手和音乐家,他们在山外倒是发出过具有山林呼号的野性呐喊。
要体会阿里山的美好,是非亲身到此一游不可。听这里浩浩林涛的鸣响,看这里的茫茫云海,赏这里的日出晚霞,还有夜幕下的萤火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造化,在这里都有着难以言说的美妙。阿里山四季各具姿色,除非常年住在山中,不然是很难领略阿里山的千姿百态的。我挑仲夏日上山,只在山中待了半天,中午乘森林火车到奋起湖,从奋起湖坐大巴到风景区的沼平公园,已经领略了阿里山的神奇气象,从如火骄阳,到云雾缭绕,到大雨滂沱。当然,最为神奇的还是这里的森林,且不论这里木材的名贵,号称神木。看那参天笔直的桧木,如成群结队的巨人,整齐而壮观,阳光从树隙射入绿色的青苔上煞是好看。人们穿行其中,无不心旷神怡,想象当年的伐木声、火车汽笛声和隆隆蒸汽机,不就是一首森林之歌吗?当然,凉爽、潮湿、多雨、多雾的独特海洋气候孕育了神木,神木的苍茂耿直塑造了山风民情,塑造了原住民乐观质朴的生活态度。
幸福树(麦琼/摄)
日出印象
台湾的东南西北都有观赏日出日落的地方,唯独阿里山景区祝山的日出被赋以丰富的人文色彩,四面八方的朋友或者漏夜驱车前来,或在山上留宿,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步行一两个小时山路,就为了在山巅云海上体验旭日东升、光芒万丈的奇妙瞬间(当然能不能如愿还得看运气)。为此,有文人雅客在官方支持下,自年起每年元旦清晨举办“日出印象音乐会”,以此迎接新年的第一道曙光,逐渐成为阿里山的文化典仪。按说这个主意是不错的,不过,据我观察,此间的音乐会似乎强调的是观光仪式功能,而忽略了音乐会的审美功能,没有在音乐会的质量上下功夫。而且,在隆冬季节举办,天寒地冻,显然不是在户外听音乐的好时节。倒不如换个思维,选在仲夏夜,让音乐与满天星光、四野萤火汇聚成更具审美意味的人文景观。
嘉义古称诸罗,乾隆之后沿用此称,今有嘉义市和嘉义县分治。阿里山是台湾旅游胜地,更是嘉义(县、市)的骄傲,这里从官宣到民间都在做阿里山的文章,从民宿到各种文创产品都有着阿里山的印记。又因为嘉义市曾是木材转运站和加工基地,因此也称木都。“桧意森活村”便是极具特色的木都文化,是台湾乃至华人地区少见的生活美学创意,给城市注入可爱的表情。另外,对城市声音有着病态敏感的我,在宫庙祠堂中偶尔可以听见传统的民间音乐——北管,虽然台湾的宫庙文化一直兴旺,但是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早已式微。提到宫庙文化,阿里山下的吴凤庙是最著名和最具历史感的一座,曾经的香火兴旺,皆因吴凤的传说寄托了不同时期所谓的“理蕃政策”和民众对原住民关系和谐的愿望。
小城嘉义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
既然来嘉义,便不能错过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虽然南院偏于一隅,位于嘉义县的太保市,却有高铁经过,交通相当便利,当是很好的去处。午后时光,我到南院参观,好不气派的现代建筑,在田野中显得特别醒目。不过,相对于熙熙攘攘的北院,这南院着实冷清。偌大宽敞的展览厅,既有从北院移来的文物常设展览,也常常有各种主题性展览,可是观者寥寥,有点可惜。
嘉义是一个慢节奏的小城,循着阿里山的歌声可以感受原住民的朴素,在市里可以品尝各式小吃,到了布袋港则可以遥望澎湖,想象夕阳余晖中的澎湖湾:阳光、沙滩、仙人掌,还有已经远行的外婆和老船长。
-THEEND-
热门文章精选
共同抗疫?远程授课
全球顶级教师伴你练琴进阶
被关“小黑屋”后王羽佳全程戴墨镜演奏,是尊重还是冷落观众?
韩红怒批“赈灾歌曲”?我们可能都在蹭热点
只要说起合唱,他的声音里永远透着坚定与热情
人物
张国勇:欣赏音乐要有一个良好心态亚健康!中国歌剧之现
不要错过!半部当代中国音乐编年史就在你的眼前……
中国的钢琴艺术指导在哪里?
好的合唱团,好在哪里?
声乐老师,你的声乐理论从哪里来?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