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德国的大陆年轻人陈光辉今天在台湾《中国时报》撰文,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的甘蔗、阿里山、日月潭……这些是初中的地理老师教我们的。
年我转校去了家乡一所新的初中,学校周围一片农田,附近有山有水,在那里我们开始学习台湾的地理,那些山水也是我想像中台湾的样子。年的暑假,电视里的尔康和紫薇早已“你侬我侬,忒煞情多”了多年,段誉仍在追着王语嫣,伍佰仍在唱着挪威的森林,周杰伦开始唱起了稻香……那时的95后或许都认为我们就是台湾,台湾就是我们。
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大陆的孩子,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把大陆和台湾分开。从小学的教科书都告诉我们,两岸都是一家人,而这些也一直延续到我硕士毕业,“同宗永好”也一直是我们的共识。
年我来到德国,第一次接触到境外的网站,我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一样。网上的污秽似乎是对我过去十多年认知的嘲笑,很难相信这些竟和挪威的森林、稻香出自同一片土地。鼠年除夕夜,一边担心在湖北的家人朋友,一边浏览网上“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审判”,心中五味杂陈。
后来在网上认识一位在北京学习的台湾姑娘,我们谈论了台湾,谈论了大陆,谈论了网军,谈论了台胞……政治却始终是一个无法两全的话题,抛开了政治,才能发现原来台湾仍是我们,我们仍是台湾。相似的饮食习惯,相似的美食,相似的风土人情,甚至连发疫情补助也都是担心人们会把钱存起来不去消费,所以发了优惠券……
台湾阿里山
相谈甚欢,于是我们相约武汉,去游客才去的户部巷和黄鹤楼,相约台湾,去观光客才去的日月潭和阿里山。抛开政治,只有同胞,才能看到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编辑:张薇
第一时间给你最全台海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