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1日电在中国日报原创新媒体节目《少年会客厅》第二季第3期《跨越海峡的不只是思念》中,我们见到了来自台湾嘉义的宝岛甜妹郑雅羚。当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聊各地方言时,古灵精怪的她“drama”地扮演起台湾八点档电视剧的角色,讲着一口台湾腔,惹得大家欢笑连连;但当谈到大陆求学经历和两岸关系时,她真诚乐观的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承继母愿,求学岳麓

“为什么选择来大陆求学?”面对主持人的好奇发问,郑雅羚回答说:“首先是因为我认为大陆有更多的机会,其次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原来,郑雅羚的母亲是台湾作家、主持人吴淡如的粉丝,而吴淡如曾经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博士班学习,所以她希望雅羚也能跟随自己偶像的脚步前往“千年学府”、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求学。

郑雅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求学

心怀忐忑而来,收获温暖而归

在收到湖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和亲朋好友分享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时,雅羚也曾收到身边中学的不解与反对。

“你为什么不留在台湾上学?”

“你为什么去那么远的地方?”

“你吃得惯那么辣的湘菜吗?”

“你想家了怎么办?”

“如果你后悔了怎么办?”

未知与焦虑在临行前充斥着她的脑海,但所幸,来到大陆后,在湖南大学度过了非常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的时光。

“令我惊讶的是,我比想象中更快地适应了新生活。感谢新生军训让我与新同学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同甘共苦。我们学会了如何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我们在骄阳下宣誓,一起站军姿,即使再苦再累,也坚持到底;我们高唱军歌,唱出我们努力做到最好的毅力与决心,这是我大学生活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在学校,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与陪伴为雅羚驱散乡愁。

“我与舍友和谐友爱、相互激励。舍友们教我如何在键盘上打汉语拼音、如何写简体汉字、如何听懂中国不同地方的方言和口音,现在我已经能分清上海话、武汉话和四川话啦。”

郑雅羚在《少年会客厅》发表的演讲

每次寒暑假结束返校时,雅羚总能品尝到舍友从家乡带来的各地美食;在生日时,朋友们会聚在一起悄悄为她准备惊喜和礼物;每逢传统佳节,老师会邀请她去家里一起吃团圆饭。在湖南大学,雅羚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珍贵的情谊。

向着梦想出发,勇担青年使命

“湖南大学不仅是温馨的家,还是一个我可以做梦、可以奔跑、可以茁壮成长的地方。”

郑雅羚参加湖南大学“榜样力量”优秀学子评选活动表彰大会

作为一名演讲爱好者,雅羚参加了许多英语演讲比赛和模拟联合国活动,曾经荣获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的优秀代表团奖;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雅羚同她来自内蒙古的搭档一起参加校园比赛,荣获湖南大学的十佳歌手奖,还一同在数万名师生面前领唱校歌。“他那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粗犷声线与我来自阿里山的清脆嗓音相得益彰。”

校外的天地也分外广阔。在暑假期间,雅羚去了很多地方,领略祖国大陆的大好河山。“在宁夏,我探索了神秘的大漠,并见证了那里的居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在云南,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在北京,我参观了紫禁城和鸟巢;在福建,我非常欣喜地看到这座兄弟省份有着与台湾如此相似的风土人情。”

郑雅羚在泉州留念

两年过去,如今的雅羚自豪地站在镜头前告诉所有人,她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从未后悔选择湖南大学,从未后悔来大陆求学,从未后悔。”

“在大陆,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体验;在大陆,我看到了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我可以担任主持人主持海峡两岸盛大的活动,可以成为语言大使,让全世界听到我的声音;在大陆,我变得积极乐观、奋发努力、勇敢追梦。”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流淌在血液中、镌刻在基因里的传承不息,文化可以超越时空和地域。对两岸儿女而言,大陆是家乡;对年轻一代来说,是奔跑成长的圆梦之地。

郑雅羚在泉州留念

“我们是志愿者、传播者,是海峡两岸的沟通和合作的桥梁,需要一同努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身为Z世代的雅羚,同许多台湾青年一样,渴望“消除海峡两岸人民的误解,把真实公允的信息带回家乡。”期盼他们承担民族责任、牢记历史使命,珍惜青春年华,活出精彩人生,在正确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