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多媒体技术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强化与学生的交流,创建问题等多种情境,让学生融到阅读学习中,与文字产生共鸣,理解表达的情感,从而让技术与教学充分的融合,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促进他们全方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想,掌握多媒体技术使用时机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明确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时机,并且提升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才可以良好的将阅读教学整合,并将技术实际使用。与此同时,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较大优势。为了保证教学能够满足时代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技术和教学活动的结合,提升活动质量,把握教学实际,夯实基础。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观察,了解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应用多媒体资源,让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融到阅读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课堂当中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机,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时间完成多媒体教学。此外,教师还需要制定阅读教学活动的方案,并将多媒体技术的具体要求考虑进去,保证资源和课程设计能够一致。与此同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保证熟练掌握技术,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局限性,不要完全依赖技术开展阅读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降低对技术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应该明确技术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让教学活动更加的完善。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导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总是想一探究竟。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问题意识,在探究的时候可以解决自己内心的疑惑。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课堂当中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这就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融入进去,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情境是提升他们学习兴趣的源泉,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为学生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或课外资源,确保教学资源能够和抽象的知识相结合,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并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可以快速地融到教学中。创设情境所呈现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求知欲,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指引他们进入到文章中。例如在教学《日月潭》时,多数学生可能对日月潭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只是依靠文字和书中的图片很难让学生体会日月潭所表达的美,更不要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与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阅读前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欣赏景色所带来的美,从而对日月潭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可以进行深化的工作。在学生看图的时候利用视频打开学生的听觉,播放一段石头丢到潭水中的视频,让学生听一听潭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在多方感官的触动之下,学生对其有基本的了解,也可以利用视频和图片进入到文章中,让他们更想了解潭水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三)重视创建情境,打破阅读障碍
多媒体技术具有灵活、丰富和互动的特点,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均是教学中重要资源。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让文字不再枯燥无味,打破阅读障碍,丰富阅读教学。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可以创建文本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打开所设计的课件,对学生说“同学们仔细认真地看这些图片,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好吗?”在教师不断点击鼠标后,学生可以说出颐和园、鸟巢、金字塔以及长城等,也可以说出国外的埃菲尔铁塔。而在最后点击鼠标的时候,将威尼斯小艇的图片播放出来,问“诶,这和我们之前看的都不太一样,这个是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艘小艇。”“对,这是小艇,那么同学们知道是哪里的小艇吗?”学生在不了解课文的情况下可能都会摇头。带着这个问题可以让他们阅读这篇文章,然后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的威尼斯小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利用动画将船夫穿越过河流时出现的拥挤和快速行驶等均表示出来,更加直观地表达文章中的内容,保证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了解课文,打破因为不熟悉国外生活从而无法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障碍,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明确文章主旨,感悟中心思想
一篇完美的文章均会以情感人,阅读教学需要将文本情感作用表达出来。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所含有的思想情感,确保语文学科将人文性体现出来。而如何才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情感,掌握中心思想是阅读教学主要内容。这就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文章相关的课外资源,感受文章中的内容,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为了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深入的理解,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到阅读教学当中。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明确中心思想,进一步地提升爱国情怀。
(五)使用多媒体技术陶冶学生情感
理解和感受文章时,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和文章融为一体,此时才可以对所表达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而学生阅读学习时创造性的提升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光依赖课本教材,也需要学生自己展开想象,从而对文章更好地理解,也能够更加精准的学习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材虽然对个别课文设置了图片,但是不能够让学生了解整篇的意境,呈现的内容十分单调。多媒体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提升,从而进一步培养自身的情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所呈现的图片和视频更加生动,丰富文字,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与书中的文字展开想象,最终将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例如在教学《自然之道》的时候,作者使用文字表达出意境,但是学生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内容,就算教师再深入地讲解,学生也无法达到文章的层次,此时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不能掌握大自然的变化。在多媒体中播放与之相符合的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与文章产生共鸣,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展开想象,理解文章的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六)简化知识,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能够对符号、语言和文字、声音等进行控制和处理,也正是因为这样独有的功能让抽象的知识可以变得具体,静态也可以展示出动态,营造轻松且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文章中的知识,从而提升阅读能力,掌握重难点[5]。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的时候,教材中使用一大段文字描述了称象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个过程通过动画表达出来,在动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教师对应文章的内容进行逐步的讲解,让知识具体且直观地表达,学生豁然开朗。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让没有理解的学生课下学习,反复观看动画,了解整个过程,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降低阅读的难度,让他们在动画中便可以理解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
(七)做好课外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
课上信息量较大,学生学习一天可能十分的疲惫,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课上讲解较为重要的知识,而后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进行课外延伸。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将多媒体中所播放的视频或图片发放到家长群中,让学生回到家中再一次朗读这篇课文,根据视频提示完成对应的任务,如画出描写山的句子或视频中的桂林与文中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完成作业,从而发挥多媒体技术延伸的作用,发散学生的思维,做到随时随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阅读方面的学习。
结语
多媒体技术广泛地使用在各阶段教学中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特点,所以可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做好课外延伸的工作,让学生在课下同样能够完成学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