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庐山“恋”:那年雨季来爬这座山云雾缭绕胜似仙境
匡庐奇秀甲天下!江西庐山游记
标签:中国江西旅游、江西九江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川自然名山风光游、旅游散文随笔游记见闻
在某一年的初秋,笔者来到了庐山。原本没做攻略没多少了解就去了,所以没有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去了之后,还没上山,被惊艳到了。进庐山北大门后,都是盘山公路,可以选择坐观光客车上山,也可以自己开车。山路十八弯,到了傍晚时分雾气深重,能见度更低,不仅要注意对向车辆,还要注意各种急弯。缓缓行进,感觉像一条在大海中摸黑航行的船。
头一晚住牯岭镇上,顺便体验当地生活。当地好多民居都是依山而建,各种风格的两层平房、别墅由绿树掩映着。地势起起伏伏,高低错落,很多坡道,而且石板路很窄。当时笔者住的是一家民国风的酒店,矗立在山地高处,需要爬上百级台阶上去。
街边很多饭馆和小吃店。晚上找了一家当地菜馆,粗糙的石板石子地,方方正正的八仙桌和凳子,墙上贴着旧旧的图画,有种回到上世纪毛泽东时代的感觉。虽然只是一家小巷子里的普通店面,但是感觉高手在民间,味道还不错,吃到了当地刚出产的新鲜嫩竹笋,还有像小蝌蚪一样小的庐山石鱼等,满满大自然的味道,口感新鲜,清爽不油腻。据说,石鱼、石鸡、石耳是庐山三石宴,来了不吃这三个特色菜就好比去了北京不看故宫不爬长城不吃烤鸭,可惜了。
白云深处有人家。晚上一直在下雨,雾气更浓了,建筑和行人的轮廓在雾气中隐隐约约越来越看不清了,只见街头店铺和路灯发出的荧荧光亮,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诡异,有种飘飘欲仙脱离现实的感觉。
听着雨水穿林打叶声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仍在下雨,打着雨伞出发。如果觉得打伞不方便,路边有很多卖雨衣雨鞋的小店和摊贩。马路上、水边木质廊桥上,到处飘落的是前一晚被雨打落得树叶,不时还有几只不疾不徐、蹦蹦跳跳的土蛤蟆。后来雨似有似无不用打伞了,但雾蒙蒙的空气湿度特别大,出去走一会衣服头发感觉都变得潮湿,不过惊喜的是皮肤反倒水润润的,爱美的女孩子都不用担心要补水了……
当时是秋季,所以没有看见桃花盛开、落英缤纷的美景。据说春季在白居易草堂和“花径”可以看到粉面的桃花,而且因为庐山冬季漫长、长达五个月,再加上山上温度比山下低,所以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
在山上攀爬,累了热了,用汩汩的溪水洗洗手,瞬间又觉得透心凉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锦绣谷,悬崖边的栏杆上系了成千上万把同心锁,不知是何来历。然后是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这段路。纯天然无污染,大概是庐山风景最佳的一段路线。在山中被浮云大雾遮望了眼的时候,终于真真切切明白了苏轼的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西婺源旅游包车南昌景德镇三清山黄山宏村篁岭庐山自由行摄影淘宝¥购买已下架来庐山一定要看瀑布,如果体力不支可以选择索道,坐缆车吊在高处,可以看到含鄱口,形似一张嘴,含住了鄱阳湖的湖水。缆车上滑行时间很长,足够鸟瞰湖光山色,饱览瀑布风光。一阵微风,穿过缆车的镂空铁皮,微微感觉到一股凉意,置身半空中,四周太安静了,仿佛与世隔绝。只听见下方被风拂过的树叶哗哗的声音和几声稀疏的鸟叫,极目远望,黛青色的山峦与天相接,湖泊、田野、人家尽收眼底。
据说在含鄱口,清晨时分到此地可以观看日出。庐山一年有一大半时间都会有雾。没有雾的时候,红彤彤金灿灿的太阳缓缓升起,实在壮美。若是有雾,也不要紧,反而在云海的衬托下,朦朦胧胧更显梦幻。而登山五老峰后,胸中顿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山下的连绵的景都被白色的云雾隐去了,白茫茫一片,眼前只剩下几个山尖露在云雾上方,就好像自己踏入了天宫,仿佛脚下踏的不是土地,而是飘在空空的半空中。据说没有雾的时候,五老峰从不同角度看,样子都不一样,有的像席地钓鱼的老翁,有的像盘着腿坐的僧人……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叫五老峰了。
三叠泉,顾名思义是一个分了三级的瀑布,雨水充足的时候,飞瀑直冲而下,像一条白色巨龙,真的让你见识什么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一级的水流形态都略有区别。到最下面一级观看,耳边轰隆隆的,都是水流落下来撞击岩石的巨响,人说话都要提高分贝才能听清。站在底下水潭边,水雾四溅,若太近了会被淋得湿透。
除了奇景,山下另一条路线就是建筑人文历史类,主要是看当年宋美龄夏季度假居住的“美庐”英式别墅,里面挂有她作的画,还有毛泽东曾在此生活工作过的庐山博物馆……充满了上世纪历史岁月的痕迹,走在里面很有时代代入感。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看险峰。”这就是庐山。一个给人印象鲜明、久久不能忘怀的地方。(字)
文
岸芷汀兰(湖北宜昌夷陵人,高校中文系学士,高校中文系硕士,青年女作家,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编辑部助理组稿编辑。)
审读:苏白传媒总编审邹剑川
运营:昆德拉传媒妮子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