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4439528.html

美丽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宝贵领土!

早在三国时期的年,被一代枭雄曹操夸耀“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王孙权,果然目光远大,在北有强敌,西有盟友的情况下,他决定向南发展。他派遣卫温与诸葛直等将领,率领一万多名甲士,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台湾的古称)。从此之后,台湾与大陆在各方面的联系逐渐密切。

吴国的丹阳太守沈莹还根据将士们的见闻,撰写了《临海水土志》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台湾的地理、风俗、民情,这本书是我国关于台湾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

到了宋朝时期,台湾与大陆之间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发日趋频繁。宋朝政府直接将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归福建泉州府的管辖范围。那时候的泉州繁华富庶,航海业非常发达,是东方的 大港口。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的居民,纷纷迁入台湾、澎湖,与当地居民融为一起,积极从事台湾岛的开发。

年至年间,元朝在澎湖正式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地区的民政事宜,隶属于福建泉州晋江县(今属泉州)。从此开始,台湾有了中国设立的专门的政权机构。

明朝末年,荷兰和西班牙趁着明朝政府内外交困之时,分别于年和年先后入侵了台湾。为了独占台湾,这两个强盗在年干了一仗,结果海上马车夫打败了斗牛士,独占了台湾岛。

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年),为了寻找一块长期的抗清基地,他经过详细、周密的考量,决意收复台湾。

年的三月,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名官兵,大小战舰数百艘,从福建金门的料罗湾开始出发,途经澎湖,于四月一日抵达台湾西南的鹿耳门港外。吉人自有天助,当时正赶上涨大潮,当地渔民见是郑成功的船队,非常兴奋,自愿为郑成功引航。就这样,郑成功的船队迅速直抵赤嵌城附近的禾寮港,荷兰殖民者发现后,惊呼郑成功的“神兵从天而降”。

经过一番艰苦的海战和陆战,顺治十八年(年)二月,荷兰殖民总督揆一彻底兵败,无奈之下揆一献城投降。台湾在离开祖国的怀抱三十八年之后,郑成功终于收复了台湾,为此,郑成功兴奋地赋诗一首:

《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按照明朝的政制,建立了一套行政机构,制定法律,兴办教育,实施屯垦,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先进农耕技术。郑成功特别重视与高山族等原住居民的关系,支持他们发展生产。这些得力措施,促进了整个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他把目光锁定了孤悬海外的台湾岛。为了尽早结束台湾明郑政权与清政府的对峙状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年(康熙二十年),康熙采纳了李光地的建议,任命熟悉海战的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谋划收复台湾的事宜。

经过两年的积极筹备,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康熙大帝决定收复台湾,他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率领水陆官兵两万余人、战船二百余艘,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向澎湖、台湾进发,经过一系列战斗,郑军溃败。

面对施琅大军压境,郑军的主将刘国轩劝说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郑克塽听从了刘国轩的劝说,他说道:"现在是风声鹤唳,继续守卫台湾恐怕有变啊。士卒们满目疮痍,再战下去恐怕也难以取胜。还是应当及早请降,以免以后追悔莫及啊。"

八月十三日,郑克塽率众归顺了清朝政府,台湾岛又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胜利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欢欣鼓舞,康熙大帝压抑不住心头的喜悦,他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一首《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朝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年,清朝政府将台湾岛升格为省级行政区,台湾省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十个行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

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大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洋务改革,他编练新军、修建铁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促进贸易、发展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台湾一跃成为当时全国 的省份之一,刘铭传因此被誉为“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台湾近代化之父”。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开始对中国怀有野心。年,日本入侵了中国的属国琉球王国,尽管琉球王国拼死反抗,但由于琉球国小力弱,琉球还是被日本占领了。琉球王尚泰秘密地派遣他的姐夫幸地亲方,前往宗主国谒见李鸿章,请求中国派兵"尽逐日兵出境"。但是,昏聩的清政府目光短浅,始终未能派兵援助琉球。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改设为日本的冲绳县。

接着,日本准备先吞并朝鲜,然后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一步逐渐占领中国,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大陆政策”。

年八月一日,日本悍然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朝政府对日宣战。可是,腐败、昏庸的晚清政府举止失措,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海军提督丁汝昌等将领 殉国,陆军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也全面溃败。

战事的失利,迫使清朝屈辱求和。年四月十七日,清朝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在日本的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俄国、法国、德国的干涉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

《马关条约》的签订后,台湾 的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丘逢甲悲愤交加,他当即刺血上书,抗议李鸿章的卖国行径。丘逢甲还招募了众多的台湾青壮年,组织成义军,拼死日本侵略军,经过二十余昼夜的血战,终因“晌绝弹尽”、“死伤过重”而被迫撤退。在离开台湾的前夕,丘逢甲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写下《离台诗》六首:

将行矣,草此数章,聊写积愤,妹倩张君,请珍藏之,十年之后,有心人重若拱璧矣,海东遗民草。

其一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其二

虎韬豹略且收藏,休说承明执戟郎。

至竟虬髯成底事,宫中一炬类咸阳!

其三

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

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其四

从此中原恐陆沉,东周积弱又于今。

入山冷眼观时局,荆棘铜驼感慨深。

其五

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气消除道德编。

我不神仙聊剑侠,仇头斩尽再升天。

其六

乱世团圆骨肉难,弟兄离别正心酸。

奉亲且作渔樵隐,到处名山可挂单。

撤到大陆之后,丘逢甲依然念念不忘台湾,夜夜做梦都想回到台湾,于是,丘逢甲提笔写下了《往事》: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

龙归天外雨,鳌没海中山。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丘逢甲心潮澎湃,他痛定思痛,写下了 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 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的 诗人黄遵宪,在听到割让台湾的消息之后,悲愤地写下了《台湾行》,原诗挺长的,节选一部分吧:

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当初版图人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

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钱无万数。

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眈眈无厌彼硕鼠。

民则何辜罹此苦?亡秦者谁三户楚。何况闽粤百万户。

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

日本占领台湾之后,实行高压的殖民统治。在经济上掠夺台湾的粮食和资源,在文化上大力推广日文和日语,极力压制使用中文汉语。在人口上,极力同化台湾居民,殖民当局要求台湾居民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成为日本的皇民。经过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日本为以后的 势力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胜利,被日本侵占了五十年的台湾也又一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八月二十九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

时间进入到年,撤退到台湾的于右任老先生已经是八十四岁的高龄了。他久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深谋远虑,开始考虑后事的安排。

于右任的老家是陕西省三原县,那里有他日夜牵挂的结发妻子高仲林和长女于芝秀,那里有他魂牵梦绕的故居和祖坟。从年撤退到台湾,已经过去整整十三年了,于右任是多想回去看一看啊!

可是,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生生地隔绝了两岸,成为于右任永远的痛。

叶落归根,人老思亲,于右任是多么想百年之后能陪伴在父母的墓旁啊!可是,于右任清楚地知道,这个想法暂时是无法实现的。年一月十二日,于右任在日记里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一月二十四日,于右任思乡之情爆发,他悄悄地在日记中写下了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绝唱《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诗,苍凉悲壮,真挚强烈地抒发了于右任老先生对故乡、对大陆深深的眷恋之情,代表了那个特殊时代撤退到台湾的大批国人的心声,读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年十一月十日,于右任老先生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六岁。人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安葬在台北的 处——大屯山上,并在顶峰竖立起一座面向大陆的于右任半身铜像,了却了他登高远眺故乡——中国大陆、陕西省三原县的心愿。

这湾浅浅的海峡,隔绝了宝岛与大陆的联系,使得无数人在生时不能骨肉团聚,逝后不能安息故土,给多少人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无奈啊!

年,台湾 的学者、诗人余光中在永失母爱之后,写下了思念亲人,期盼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 的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为迎接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 作曲家李海鹰特意将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的首篇《澳门》谱上了曲,先是被大型的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做主题曲,接着又成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这首朴素真挚、沉痛感人的歌曲风靡一时,让无数人听后不禁潸然泪下。由此,闻一多的这组《七子之歌》也更广为人知。

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在纽约切身体验到了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深厚的爱,激发了闻一多的创作灵感,他奋笔疾书,写下了《七子之歌》。

闻一多采用拟人的手法,将当时被列强掠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失地比做是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表达了这七处失地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眷恋之情。这组诗的第三首就是写的《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目前的局势已经比较明朗了,相信好友们都能看出来。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祖国统一不可阻挡。

香港、澳门都早已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现在快到秋天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湾湾,你还不回来吗?你该回来了啊!

再不听话,妈妈可是要打湾湾的屁股呀!

我是行健不息的国学者,一个古典文化的爱好者、传播者,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