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灵塔真的是出于日本人滥伐森林所设的

世界上的鬼故事和恐怖电影爱好者们通常都知道,鬼故事或恐怖电影里要营造惊悚诡谲的气氛,是有一套既定的「公式」的,例如哪里看起来越危险,主角就越要往哪里去;在浴室刷完牙抬头一瞥,镜中忽有鬼影飘过;感觉有东西在身后,转身一看什么都没有,回过头来鬼突然出现等等,若再搭配上瞬间放大的音乐,包准能吓很多人。

阿里山一景

其实,在台湾民间流传的鬼故事中,也有一些经典的「历史公式」──阿里山鬼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迷雾惊魂

年的某天,一群阿里山的伐木工人正准备下山,行至半途,突然间一阵大雾袭来,眼前顿时伸手不见五指。

正当众人惊慌之际,耳边突然传来凄厉的哭喊声,所有人仿佛中邪般的举起手上的斧头四处乱砍,企图消灭发出声音的源头,但原本的哭喊声并未因此停止,反而夹杂了更多的惨叫。

不知过了多久,四周逐渐安静下来,浓雾随之散去,发疯的工人们也终于冷静下来。

然而,他们这才发现,他们眼前的景象宛如人间炼狱──几位伙伴身首异处,尸块散落一地。

看到这一幕,仅存的工人都疯了,他们四处逃窜,最后消失于森林里,无人复还。

这桩惨案发生的原因,被归咎于年代阿里山铁路完工后,日本人为了兴建神社大肆砍伐阿里山神木。

传说中,这些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神木深具灵性,在遭到砍伐后变成树灵向人类报复。

与此同时,林间开始出现许多异象,例如砍伐到一半的树木汩汩地流出鲜血;午餐时工人打开饭盒发现被染成红色的米饭;深夜里从石头中传出啜泣声──这些异象无不在警告人们必须立刻停止砍伐。

为了安定民心,年时,日本政府在阿里山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树灵塔,希望能抚慰树灵,让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很显然地,这个举动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伐木工人们仍旧遭遇许多怪事,最后只好仓皇撤山。

有关上述的传闻,在现有的史料中很难查到相关的蛛丝马迹加以证实,不过类似于将「阿里山灵异故事」和「日本滥伐森林」并置的论述结构,似乎成为普遍的写作格式。

阿里山

不管是在电视节目、或网络上,这种传说都十分常见,网络上也不乏有文章写到在阿里山阁(现在的阿里山大饭店)遇到的灵异事件,据说在日本时代,有位日本大学生在饭店房间内离世,之后便阴魂不散。

接着,该篇文章都会提到日人在阿里山疯狂滥砍树木,并且在之后建立树灵塔等叙述。

虽然文章并未明确地将闹鬼的原因归诸于「日人滥伐森林」,但是这样重复的叙述却一再加深读者对于「日人滥伐森林」的印象,甚至可能和「阿里山发生灵异故事」的原因相互连结。

然而,「日人滥伐森林」和「树灵塔」之设立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对此,我们可能要先检证两件事。

第一,日本政府真的有「滥伐森林」吗?有关该问题的回答,在《阿里山木材真的都运去日本建神社了吗?——台湾历史中被遗漏的环节》一文中已经说明过。

简而言之,经过史料检证,「日本并未大量将木材运到日本,反而绝大部分都留在台湾,而且伐木并不是用来兴建神社,而是为了台湾的基础建设」;

另外,「『滥伐』的时间点并非兴建明治神宫的年代,而是战争时期」;最后,「大量砍伐的树木也不是用来盖神宫的针叶林,而是阔叶林。」

总而言之,「日本滥伐森林」本身就是一句「精确性极低」的论述。

第二,据传「树灵塔」乃因应「日本滥伐森林」而设立。然而,若回到当时的社会脉络,我们将会发现设立树灵塔的初衷并非如此。

是恐惧?还是夸耀?

事实上,以往的误传都过于将焦点集中于年设立的树灵塔,反而忽略了设立树灵塔之前发生的事,设立树灵塔的前一年──年,日本政府曾在阿里山举办「二十五周年纪念」,并且因应纪念日大规模举办了「树灵祭」。

据当地媒体报道,举办祭典的目的一是为了抚慰曾在伐木过程死伤的77位殉职者,包括日本技师和台湾工人;二是希望能安抚那些被砍伐的十万株神木。

往后的很多灵异故事都以上述两点为想像基础,进而延伸出更多恐怖的情节;而故事中被夸大渲染的部分,也似乎回应了当初的祭典为何如此特殊与盛大。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25周年?日本政府有可能单纯为了「慰灵」而举办大规模的祭典吗?

若要解开这个谜题,必须回到当时的时空背景才能窥探一二,而其中的关键密码就是「年」。

这年,日本政府订定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节日──「全日本爱林日」。

近代日本原先受美国影响,在校园提倡种树以落实自然保护。

随后,日本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思想,政府于是决定将爱林日定在4月3日,与神武天皇祭同一天,目的在藉由爱林以涵养爱国精神;

另一方面,为了提倡林业,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大日本山林协会」无不积极提倡植树,以进行「绿化运动」。

不过,直到昭和天皇即位以前,大多是各个地方分别进行,并没有统一性。

年昭和天皇即位后,随即举办「御大典纪念绿化运动」,统筹全国各地的植树事业,除了应付对日本造成威胁的北美进口木材业之外,也借此强化爱林思想、天皇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关系。

年,台湾山林会也于3月1日也制定了「爱林运动实施要纲」,之后各地纷纷效法,如火如荼地展开爱林运动,以山林闻名的阿里山当然也不遑多让,准备在3月24日举办二十五周年纪念日,并从前两天就开始在媒体报道宣传。

树灵塔

到了纪念日当天,一同参加的官员在神社附近的「树灵塔预定地」举办「树灵祭」──由此可知,树灵塔就是因为爱林运动才会设立。

到了隔年,正逢始政四十周年纪念,为扩大纪念,台湾总督府在台展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博览会,向帝国列强展示日本统治台湾的政绩。

其中,阿里山上除了建有高山博物馆之外,亦完成了树灵塔的安置。

如此看来,从「阿里山二十五周年纪念」到「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前者在为后者铺路的可能性极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树灵塔除了具有爱林日的强化认同思想功能之外,亦拥有台湾总督府用以夸耀开发阿里山政绩的宣传效用。

简单来说,树灵塔绝非如民间流传一般,因为惧怕树灵报复而兴建;

相反地,它不仅带有日本打造帝国想像共同体的意图,甚至可说是殖民政府用来夸耀政绩的象征物!

年爱林日的海报和书签。《台湾の山

文化重建工程

经过上述的验证,「因日本人滥伐树木以致于必须设置树灵塔来安慰树灵」的说法便不攻自破,因此以此为基础延伸的灵异故事,其立论也跟着摇摇欲坠。

如今已很难考证这些灵异故事发生的确切年代,但无论是何时,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何这样故事的论述结构流传至今,甚至成为某些人心中的「历史」?这或许和战后的文化重整有很大的关联。

战后初期,国民政府为了确立统治台湾的正当性,强力进行了「去日本化」、「再中国化」的文化重建工程,包括文化政策、国语普及运动、组织台湾文化协进会以及设立台湾省编译馆等等,目的皆在置换台湾人原先尚存的日本文化。

然而,这些政策实施之初在底层民众的成效可能尚不明显,因此大众并未将阿里山的故事与「日人滥伐」的印象连结起来。

举例来说,民国45年的《中国时报》上刊载的两则阿里山鬼故事。

报上记载,有位来阿里山游玩的游客,夜晚下榻当地的旅社,正要熟睡之时,房里突然传来有人在走动的声音,他睁眼一看,赫然发现一位伸长舌头的女鬼站在床边,接着女鬼突然向前飘来。

这名游客吓得连滚带爬,逃命似地奔到一楼,更可怕的是,女鬼依旧如影随形在他身后追赶着。

这位女鬼就是传说中的「玉女」。

另一个鬼故事也是发生在阿里山上的同一间旅社。

半夜时,一名即将熟睡的男子,半梦半醒间突然听到一阵清楚的敲门声,紧接着有「人」开门走了进来,男子悄悄地睁眼偷看,发现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男子还来不及反应,突然间,老人转头看向他,并从眼中射出两道白光,男子顿时被吓得仓皇逃出房间。

这名老人,就是这位人称「髯翁」的资深阿飘,从未危害过他人,仅是镇守在当地一隅罢了。

相较于现在,只要谈论到阿里山鬼故事,就一定会出现「日人滥伐」的论述,民国45年时的两则鬼故事并没有类似的论述,报纸上甚至并未特别说明闹鬼的原因,其理由或出于版面限制、或仅为记趣,我们无法得知,但可以推测的是,当时的执笔者的脑中可能尚未内建「日人滥伐」的论述格式。

随着威权体制的展开,政府希望塑造的文化思想,逐渐往民间传播,进而影响大众对于日本时代森林史的理解,然后将其与灵异故事联想在一起──简单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掠夺史观」。

如果未来有一天,当你在阿里山听到有人在胡乱导览树灵塔时,请你告诉他:「不要再瞎说了,阿飘正坐在你脖子上,他很生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