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成燕文丁友明图)九曲黄河舞水袖,“天地之中”迎客来。

昨日的炎黄广场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欢乐团聚气氛中,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56个民族的近万名运动员嘉宾齐聚母亲河畔,共同唱响激情澎湃的民族大团结之歌。

郑州欢舞迎客来

北临万里黄河,背依苍茫群山,面朝黄淮海大平原。在中原大地上,耸立着我们的人文始祖——高达米的炎黄塑像。它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全球华人的文化坐标。

从紧张的赛场走进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炎黄广场,全国56个民族的近万名运动员嘉宾首次欢聚在这里。大家手挽手,肩并肩,在载歌载舞中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奋进新时代”的激情与豪迈,在仰视炎黄二帝塑像中感受“一条血脉万古流,巍巍炎黄是源头”的文化凝聚力。

昨日10:40,伴随民族大联欢活动正式启动,56条彩带如瀑布般从炎黄塑像山体上方瞬间垂下,巨型会徽从屏幕后方山脚下腾空升起,醒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字体映入眼帘,博得全场热烈掌声。

随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海霞、刚强宣布文艺演出开始。第一篇章为“郑州欢舞迎客来”,只见“中字形”舞台上,河南本土歌手郭亚琼等高声唱起原创歌曲《一起来》,一群年轻人用青春、热情演绎的精彩歌舞,让八方宾朋感受到古老商都焕发出的崭新活力。“来到这里就到了家,手拉着手儿一起来。来到这里都说‘中’,心贴着心儿我们一起来……”伴随充满激情的歌声响彻上空,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盛世联欢隆重开启。

少林武术威震八方。作为郑州、河南乃至中国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虎虎生威的少林功夫表演吸人眼球。多名来自登封塔沟武校的少林小子们集体表演武术《天地之中》。禅武精神与浩然正气在天地之中激荡出磅礴的力量,祝愿各民族的体育健儿在本届盛会中取得优异成绩。

山海欢歌同庆贺

金秋九月是最美的欢聚时光,深情厚谊跨越山海,交融成锦绣中华最动人的华章。

第二篇章“山海欢歌乐交融”由舞蹈《欢聚》、歌舞《锦绣中华》组成。来自云南、新疆、广西、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艺术团陆续登场,表演了藏族舞蹈《炽舞飞扬》、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回族歌曲《花儿与少年》、维吾尔族舞蹈《欢乐的舞步》等节目。

舞台上,精彩的少数民族舞蹈组成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画卷。舞台下,天南地北的方言、欢乐开怀的笑脸,编织成全国各民族大家庭团聚一堂的动人画面。

“石榴红了,涨红笑脸;石榴红了,醉红家园;石榴结籽,结成红心;相亲相爱,永远永远……”随着舞者离场,舞台中央出现56个身穿各民族节日盛装的可爱孩子。伴随舞台升降装置慢慢升起,孩子们聚拢在圆形平台中央,趴在彼此肩膀,仿佛一颗颗饱满的石榴籽。种下和谐的种子,结出团结的果实,“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现场观众情不自禁跟随孩子们开始吟唱。作为第三篇章“家国欢笑共筑梦”的开场节目,童声合唱《石榴红了》不仅让万名观众记住了56个孩子纯真的笑脸、甜美的歌声,更让全场都溢满了石榴的香甜。

“明天就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石榴寓意家庭兴旺、红红火火,在孩子们憧憬的眼神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份真挚的祝福,让我们共同祝福家庭生活美满,祖国更加富强!”被《石榴红了》童谣所感染,来自祖国各地的不少嘉宾发出由衷祝福。

同心共筑中国梦

舞台上,朝鲜族、彝族、佤族、高山族等多位少数民族艺术家与河南本土歌手一起,唱响耳熟能详的《幸福组歌》民族歌谣。随着熟悉的伴奏乐曲响起,现场观众与多民族艺术家们一起哼唱起朝鲜族歌曲《阿里郎》、彝族歌曲《酒歌》、佤族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高山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河南民歌《编花篮》等经典歌曲。

“多位民族艺术家共同唱起河南民歌《编花篮》,寓意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扮美家园。各民族广为流传的文艺精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全场幸福的大合唱抒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内涵,是中华儿女献给新中国70华诞最真挚的礼物。”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青海代表团、西藏代表团的几位教练员表达了无比兴奋的心情。

母亲河畔的歌唱,汇聚了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交响;炎黄广场上的舞蹈,描绘了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坚定梦想。

在喜庆民族盛会举办和迎接新中国70华诞的浓郁氛围中,全场嘉宾与演员们一起高唱《爱我中华》,共同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要实现这个心愿,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当主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炎黄广场上空,此时此刻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各民族儿女手拉着手、亲密无间,跳起了欢快的圆圈舞。

群山莽莽,黄河泱泱;华夏之源,始祖故乡;九州通衢,历史绵长;天地之中,气象煌煌。在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的欢歌共舞中,中华儿女相约共同携手谱写祖国繁荣昌盛的盛世华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