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探幽
作者
清风诵读
陌上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地理上属于阿里山区主山脉的一部分,东邻玉山山脉,北接雪山山脉。它幽谧而绵长,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人文。
当从酒店出发,车子不一会儿就开始穿行在山林里,林荫浓浓,洒下一片清凉。抬头,澄碧的蓝天下,白云薄如蝉翼,山路旁的山樱花红彤彤开的正艳,雪白的百合花,迎着和煦的来自太平洋的风正尽情绽放,这哪里是冬天,分明是春天啊。
下车后,我首先来到停车场一旁的受镇宫。建筑飞檐斗拱,各种雕饰纷呈,典型的中华艺术风格。它海拔多米,是全台海拔最高的庙宇,里面奉祀的是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传说,每年3月都有三只神蝶飞来朝拜,不吃不飞一周后就不见踪影,非常神奇,犹如这片广袤的森林。
阿里山密林,曾一度被资源匮乏的日本人砍伐,直到二战之后,台湾光复,才又开始封山育林,恢复原有生机。至今,在森林里,还到处可以看到当年被砍掉的需几人才能合围的树木的根部。这些树根大多都已枯死,保持着原来的年轮,仰望着天空,似在无声地控诉。有的已经朽空了,四周长着绿苔,就像再也难以愈合的伤口;有的却在看似腐朽的庞大的根部,又长出新的枝条与叶片来。
供游人行走的木栈道,有着不同的造型,或上或下,或宽或窄,或打开,或收紧,与山石相接,将游人引向森林的深处。而灿烂的阳光呢,从树隙间斑驳地洒下来,树林里,一片粲然。
三代木
人类,有时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奇趣天成。一株老桧木的树头,看起来犹如象头、象眼、象鼻,由于环境潮湿,老树头附生了蕨类和苔藓,有些像长毛象。继续往前走,一株“三代木”更让人惊奇不已。这株桧木三代同一根系,枯而复荣,繁衍不息。匍匐在地上的老树根是第一代,树龄年,枯死后经过年,一粒不知从哪里吹来的种子飘落其上,凭借枯树的滋养生成第二代。第二代树心中空,就像一个身躯佝偻扎马步的人,经过年,在树身上又长出第三代,至今枝繁叶茂。想一想,这些树木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与坚韧。
途中,经过阿里山香林国民小学。门口的几株百合正在盛开,石柱上写着“最高学府”,一旁标注“海拔米”。大门的左侧是一大片茂盛的竹林,应该是提醒同学们虚心向上,紧密团结吧?
“树灵塔”是我第一次见到。我曾见过祭日、祭月、祭天、祭地的建筑,比如,北京的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等等,但祭拜树灵的遗迹,真不多见。“树灵塔”是一座塔,但远看就像一颗锈迹斑斑的炮弹,也有点像以前的提灯。看资料,塔建于年,日本人因开发阿里山而大量伐木,他们有感于有生之物皆有灵性,于是竖塔以慰其灵。塔基是圆形的,一圈圈代表树木年轮(一轮年),塔旁刻痕代表锯木痕迹。看来,日本人还是很有敬畏感的,我想到了日本随处可见的神社与庙宇。
光武桧
阿里山还有大量的“神木”,这是日本人对树龄较大的红桧的统称。我们所参观的香林神木,原名光武桧,接近阿里山一号巨木步道,树胸围12?3米,高45米,海拔米,树龄据推测有2年。而之所以曾被称为光武桧,是因为推算神木落地发芽的时间约为东汉光武帝年间,后改名为“阿里山香林神木”,这种巨型桧木,在阿里山还有很多。
一旁不远处,有一“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走过去,在碑后,写着立碑的原因,大意是,这位名字叫琴山河合的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林学博士,在台湾日据时期,曾受总督府邀约来阿里山勘探,发现这里的树木材质良好,蓄积丰富,因此提出开发建议,由此受到总督府的重视。日本人为了表彰其功绩,于是在此立碑纪念。
据说,碑名是博士临死之前亲笔题写的,但仔细察看,会发现有些侵蚀而醒目的古碑字体,留下两个明显的错别字:一个是“博士”的“博”字少一点,一个是“功勋”的“功”字“力”部没有出头。据说这石碑是请一个著名而有正义感的工匠所刻,在阿里山山脚下雕刻好以后运到山顶上,竖起来后才发现两字有误,但是当时山上没有电和工具,无法修改,于是就成了今天这个模样。其实,这位民间工匠是在暗寓日本这位林学博士“一点功劳都没有”,真是解气而大快人心啊。
不远处,还有一座慈云寺。是年,阿里山初期开发时,日本人有感此地如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因而建造阿里山寺,年改名为慈云寺。寺庙里供奉释迦牟尼古佛像一尊,佛像外以铜铸,内装金沙,据说是暹罗国王(今泰国)所赠送,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寺庙主殿红顶白壁,院墙简约、橙黄,写着“宛若终南”字样,门口,还有一棵满树金黄叶片的银杏树。庙宇掩映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之中,静雅、素美。
走过阿里山博物馆,透过开放式围墙,我看到香林国民小学洁净的校园里,满头银发的老师在领着孩子踢球,他们在深山里,坚守着自己的坚守,从他们欢笑声中,我猜测这些师生们一定是开心的,他们享受着本该享受的快乐。
慈云观景台,是阿里山观云海、晚霞与落日的最佳景点之一,向西,可远眺阿里山聚落及塔山,此时,可看到蔚蓝的天空,云朵在山顶漂浮,幽深的山谷,一派苍翠。
据说,每年春季,在阿里山可以乘坐森林小火车观景,一辆红白相间的观光火车,在森林里隐现,春日、清风、鸟鸣、樱花,有时晚上,还可以看到萤火虫,想象一下,都是美的。
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是这里原著居民图腾与信仰的体现,歌曲《高山青》就是阿里山邹族人的写照,这里还有很多传说与故事,是邹族人的精神栖息地。此外,阿里山,还有两泓美丽的姊妹潭,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留作下次游览了。
下得山来,我又看到一些直直立着的柳杉,山路旁,突然映入眼帘的依然是日本人砍伐后留下的巨型树墩,它们在森林里静默以待,似在回忆那曾经不堪的岁月。而快到山脚下时,我看到崖壁上伸出的火红的花朵,正满满地立在枝头,在暖暖的光阴里,大放异彩。
一一年12月22日台湾阿里山风景区
阿里山探幽摄影:清风
音频末歌曲:邓丽君演唱《高山青》
作者简介:
清风,本名崔自三,河南永城市人,硕士研究生,知名讲师,游走于全国各地讲学,国内多家大学客座教授,自由撰稿人,曾到美国、新加坡等地游学、访问,现居河南郑州市,酷爱写作,曾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多万字,出版商战小说《挑战》第一、第二部、诗散文集《一缕清风,一弯明月》、《那年匆匆》等八部作品,作品曾荣获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三木秉凤”杯夏季征文二等奖等。文章风格清新、婉约,深受广大读者们的喜爱。
朗诵者简介:
陌上花,山东省潍坊市人,潍坊市朗诵协会会员。用真诚的声音朗诵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是不改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
清风明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