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胡的云
文/图:点点
进入大寒以来,连续的阴雨天气笼罩着庐山。受鄱阳湖的湿气侵袭,体感温度远低于天气预报温度。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细雨,打到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
腊月二十二,太阳公公突然来访。清晨,一缕温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床上,让我感受到了那久违的冬日暖阳。
在暖阳的照耀下,自然文化庐山生态村启动仪式在庐山脚下的白鹿镇万杉村高山胡举行。来自四川德阳市国学礼仪导师邹菊女士和庐山棋院28名师生、家长,以及十里八乡赶过来的村民,共同见证了生态村的揭幕仪式。
自然文化庐山生态村坐落在庐山脚下的白鹿镇万杉村高山胡自然村,依山建于高山庙东侧。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优美。记忆中小时候经常走的泥泞小道已不见踪影,有村民早些年开发餐饮时,用花岗石板堆碓成了一条三米多宽的上山路。沿山路曲折而上。一路古树曳紫,松柏掩映。这是我近三十年后再次踏上这条路。山顶隐约可见一建筑,与千年古刹庐山万杉寺隔万杉垅相望。这便是依仙山傍灵水钟神秀聚六气的“高山庙”。
这里,返璞归真,灵气自聚。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熟悉又陌生的家门口,找寻到如此圣境,霎那间,可以抛开一切现实的烦恼。犹如集天地灵气于一身,自然成就仙风道骨。瞬间可以看淡世事,清心寡欲,物我两忘。一个村,一座山,一群人,在这里开启国学之门,弘扬传统文化,传授国学经典,励志打造成集国学、民宿、素食、汉服拍摄、赏菊、农耕等为一体的场所。
这里,满山幸福,满山回忆。曾几何时,“穿着红色绣花棉袄裙型汉服的刘老师,上身着红色汉服型棉袄,下身穿白色汉服型长裙”的梦境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眼前这衣裙飘渺、秀发飘逸、温婉大方的刘老师从天而降。她灵活转动的双眸,平添了几分调皮,几分淘气。牵着刘老师柔若无骨的玉手,我俩依山路从下而上依次游览玉京泉、东篱箭场、爱莲池、生态农耕园、静园等景点。山中柴草树木多年没人砍伐,长得比人都高出了许多。这条记忆中的山路,明显是最近新劈砍出来的。边走边回忆,我把小时候和胡荣、七林、勇、强、冰轮、永华等小伙伴们,在这砍柴、放牛、烤红薯、捉迷藏、打仗、玩过家家的快乐时光分享给刘老师听。刘老师如银铃般悦耳的笑声,如同世间的精灵,一点一点地敲击着我的心灵。
我张开双臂,闭上眼镜,拥抱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山山水水。寂静,聆听,冥想。
我想我是矛盾的。我一边羡慕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和陶渊明的洒脱;一边又苟且地为活着而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容不得半点闪失。一边感叹着这片土地多年无人过问,遍地荒凉;一边又感叹这群人不远万里,背井离乡来打造心中的世外桃源。让土生土长的我十分汗颜、惭愧。
我站在峡小的垅口,看着天空的云发呆。我说,你看,它们多美,自由自在,从来不固于一种形态,从来都不怕风雨。
刘老师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生活总归会有暂时的窘困和阴霾。每一片云,终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空。犹如眼前这片柴草树木,你们多年没来打扰,它们怡然自得长得更加茂盛。
年腊月廿二子时于高山之下
作者简介:点点,中国好声音庐山赛区特聘摄影师,摄狼文化传媒签约摄影师;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庐山庆云文化研究会会员;庐山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喜欢用文字和相机记录生活,发现传播生活的美好。多篇文章在国家级报纸文学副刊、九江日报《长江周刊》、《庆云》丛刊和微庐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