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作者于台湾阿里山。
年2月,与战友王宾在阿里山博物馆前合影。
年2月,台湾阿里山博物馆。
今晨七点,吃完过早饭,全队立即向阿里山进发。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记得年青时,常爱听朱逢博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对其中的歌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印象十分深刻。几十年过去了,人已老,鬓已衰,但初衷不改,今天要真的上阿里山了,心里总在琢磨,那山那水那人,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由于山高雾大路窄车多,我们的大巴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腰简易公路上,缓慢谨慎地行驶着。
途中,行程安排参观一阿里山茶庄。这是一家独具高山族风情、售卖阿里山茶叶的专卖店。茶庄外部的装饰古香古色,十分的讲究,我们还没到,全体店员身着黑底镶着蓝红花边的高山族服饰,已在店外列队迎候我们。姑娘们一个个俊眉修眼笑脸盈盈,如清水芙蓉,小伙子们精神俊俏,朴实敦厚,一个个朝气篷勃。年青人说话慢声细语礼貌有加,绝不违七十年前,邓禹平在歌词中对阿里山青年的赞美。
刚刚踏进大厅,就见一面墙壁上镶着一幅巨大的阿里山风景图,大厅里放着那熟悉的迎宾曲《阿里山的姑娘》,她告诉我们,现在己经正式进入阿里山了。
茶庄的茶叶品种很多,茶丝幽黑清香品质上乘,包装也十分精美,就是有些小贵。有种茶叶的包装盒上印有军功章的式样,听主人讲,这种茶叶产自阿里山退台老兵亲手种植的茶树。说实在话,我们这些游客上山心切,对茶叶似乎都有点心不在焉,但出于礼貌一个个仍正襟危坐,一边静听主人讲茶,一边细品橙黄浓香的茶水,但买者终不多。
经过两小时的辗转颠簸,汽车终于到达阿里山山顶。只见山上树高林密,雾气腾腾湿度极大,到处生长着粗壮高大的藤萝。古树遮天蔽日,加之阴天,山顶的光线十分暗淡。虽说已是旅游淡季,但大陆参观的游客依然众多,细一打听,四川的、青海的、上海的、新疆的,哪儿的团队都有,大家互相打探着旅游的价码。褐色的木栈道在山顶上横七竖八比比皆是,既是交通工具,也勾勒出山顶的一道奇观。
山上古木笔直通天,让人感兴趣的是,有一种树台湾称之桧木(kuai),粗壮挺拔散发着异香,它从不生虫,每棵树龄至少都在年左右。听朱导游讲,日本统治台湾时期,修建阿里山小铁路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山上的原始桧木资源,当时曰本国内的木屋,多数都是用台湾桧木建造的。几十年毁灭性的採伐,使珍贵的阿里山桧木所剩无几。
在海拔2米的山顶,高低不平的地势,游客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除了树就是雾,但是大家兴致不减,三五成群的自寻快乐。秦皇岛的于先生抱着他的反转相机,带着老伴四处寻找合适目标。下山之前,全队在阿里山的木结构博物馆前,留下了入台后的第二张全家福。
晚上,落脚台湾第二大城市~海港城市高雄,也就是韩国瑜当市长的那个城市。少见的老式有轨电车在市内往来穿梭;打扮怪异半裸的少女三三两两在码头外的空旷处结伴招摇,似是一种文化无人干预,引得不少陆客过去围观;码头入口处,用红色集装箱构建的十余米高的巨大造型,成为高雄港的标志。
吃过晚饭,大家结伴夜逛大排档和小吃一条街。听朱导游讲,台湾最繁华最热闹也最具代表性的夜市,北在台北,南在高雄。粗略统计,小吃一条街两侧的店铺足有一二佰家,长约数里,店店相连,且饭铺居多,台湾及祖国大陆各地的风味小吃、美味佳肴在这里应有尽有,其繁荣场面在大陆也极少见。街道两侧的路灯虽不明亮,但你来我往熙熙攘攘的游客依旧众多,年青人的大马力摩托在街道上轰鸣穿行,但街市依旧红火热闹,那嘈而不乱,我自岿然不动的情形,给人印象深刻。
当晚,夜宿高雄台湾绮丽珊瑚公司80层的高楼旅店,住在每晚元新台币(约合00元人民币)的客房,真够奢侈,那感觉当然不错了。
嗨!好累哟!洗洗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迎接新战斗!(四)
(作者王三丁)
台湾第二大城市高雄,码头入口处的集装箱造型。
年2月,于台湾阿里山顶,身后高大的古树即桧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