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最早关于庐山名称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而最早以“庐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中田有庐”,而《国语·楚语》则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

晋朝孙放的《庐山赋》中:“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也谈及庐山地理。

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自东晋以来,历代文人骚客创作出了浩如烟海的吟咏庐山自然生态的作品。这些诗词,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有寄托理想的,有求仙访道的,有纵情山水的,有抒发壮志的。

下面列举一些庐山诗词,当然,庐山诗词太多太多,下面列举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1、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4、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5、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6、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7、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8、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9、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0、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11、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12、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13、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14、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5、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7、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18、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19、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20、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21、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近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23、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4、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2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