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楼的最顶层,俯瞰整个台北市的市区;高楼林立,街道整齐。今年四月份,我飞往台湾,开始一个人的旅行。大厦是我到达的第一个景点。
没有想象中的拥堵,也没有想象中的繁华。大厦附近是低矮的楼层,和络绎不绝的外地游客。
听一位台湾朋友说,其实大概5年前,从这里俯瞰台北,它已经是这样。繁华的5年,没有变化。因为台湾的土地与房屋都是私有制,所以政府拆迁比较困难。不过想象一些,五年前的台北就已经繁华似水,灯火通明。经济发展还是很蓬勃的。
图片是在台北故宫拍摄的,一些来自中国封建时代的珍藏品。听很多人说过,当年国民党溃败,蒋介石飞往台北前,从北京的故宫博物馆里带走了大批的珍藏品。(PS:我拍摄了许多收藏,但因为珍藏品没什么好看,所以就上传了一张)
台北故宫是后来兴建的,依山不傍水,日薄西山时,也有紫气东来的感觉。
这是西门町的街道,对,随处可见的机车,那些戴着头盔安静等待红绿灯的感觉,仿佛在告诉你:我不打扰你,你也要小心翼翼的经过我的身旁。是的,整个台湾的风气仿佛就是这样,安静,小心,又似彬彬有礼。
在西门町的一个地下美食广场发现一家来自老山东的手艺,听台湾朋友说,有些跟蒋介石来到台湾的老兵,后来无事可干,就来时做生意养家糊口,比如来自山东的就会蒸馒头或者卖水饺等等。
就如我之前所说,在台湾,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一辆机车,骑车的人,不论男女都戴着头盔,轻轻地来,又轻轻的经过。机车那么多,却很有秩序,没影响过交通和市容。
有时,你也恍惚觉得,西门町的有些街道,就像上海的老建筑物,或者电影里旧上海的街道,味道相同。
繁华而有秩序,街道狭窄却不拥挤,高架桥下面,开着许多杂货店,诡异的三岔路口,有行人经过斑马线。
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在城市里有专门停放机车的大型停车场,每个人都会自觉的把机车摆放整齐,恰是因为这种素养,才令人看起来觉得舒服,城市才有了城市应有的样子。
不管机车是旧是新,车的主人都会把它打理的很干净,哪怕车子很旧,却很干净。就像一个穿着打着补丁衣服的白净少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一听到台湾就会想到香樟树。大概是很多的台湾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这是在台北,一条我不知道的街道,拍摄下了一棵安静的香樟树。时间是,午后时分。
这是野柳湿地公园旁边的水果摊,乍一看这位阿姨的打扮,以为到了韩国。
野柳公园旁边是一个小镇,对,你看见的还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一尘未染的天空。
这是野柳海边的女王头像,因为海风和地质的原因,造就了这些“女王头像”。
大巴车上,又看到一群机车少年,随手一拍,总有一种很台湾的感觉。
这里是十分火车站,十分火车站的铁轨经过一个村落,有许多游客在这边放孔明灯。火车站已经很旧,但不破,年代感很重,一位老人在站台的休息椅上等车,手写着什么。
我也忍不住,摆拍了一张。
这一头羊可能把你吓坏了吧。春天,是踏青的好季节,这是去台湾的第几天我忘了。具体是上午,去往一个叫青青草原的地方。环山路,很蜿蜒,一路上山,司机师傅开得很辛苦,中途休息,在一家全家24小时便利店。我买到了在上海买不到的汽水。
青青草原,一个在山上的草原。
这是日月潭,风轻云淡,阳光正好。
这是阿里山火车站,很多游客在这里寄出思念的明信片。
日月潭周围是山,山上有庙,山下有唱着民谣的少数民族。
阿里山,真的会醉氧;鱼鳞一样的云彩,绿油油的丛林。
四月份,樱花开的正好;踏青的人很多,不过,都进不了我的镜头。
这是垦丁,来自太平洋的季风温暖湿润;软绵绵的海滩以及干净的海水。
看起来好像与三亚没什么不同。
但是,你在垦丁,会莫名其妙的想起“垦丁的天气”以及彭于晏。
垦丁的天气不错,海风令人舒心。
一对正在喝着啤酒,看着海的外国情侣。对,还有一条狗。
这是就是所谓的天涯海角吧。拍摄于垦丁。
这是伯朗大道,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乡下。
这里海拨有些高,像极了丽江和大理,山峦之间,浓雾缭绕。
在这里骑行,会让你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我说的是一代。
水稻随着风摇摆,回家吧,回到最初的城堡。很奇怪,问到稻香,却未想起周杰伦。
这是高雄,乘船渡江,拍下了高雄的夜景,恍惚之间,你以为是上海的外滩。
这是在台北,国父纪念堂前的广场,晒太阳市民以及不怕人的鸽子。这不是一篇旅行日记,没有图文并茂;只是零零碎碎的记载着在台湾看到的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正是打动我的地方。对,台湾打动我的不是风景,而是细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