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先驱、书法大师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出生于陕西三原,母亲是甘肃静宁人。他常说“陕西是我的父亲,甘肃是我的母亲”,可见其对甘肃大地的一往情深。 他先后3次来到甘肃。年9月,在前往敦煌路过酒泉的途中,畅游酒泉公园时写下了著名诗篇《越调·天净沙·酒泉道中》:“酒泉酒美泉香,雪山雪白山苍,多少名王名将,几番回想,白头醉卧沙场。”他还亲临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边疆学校肃州分校视察,接见了全体师生并做了抗战动员讲话,并朗诵了这首诗。 年2月20日,于右任做《新运与西北》广播演讲时说:“这首曲子,不仅是凭吊与留恋,并有着抛舍我的将来而愿为重建西北战士的情志。” 年正处抗战相持阶段,华北、中原、东南大半河山沦陷敌手,西北成为支持抗战的大后方。于右任此时决定来甘肃考察,目的是考察国防工业、了解政情、关心民生并察看敦煌的名胜古迹。 年10月5日,于右任来到敦煌,与当时正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一同参观了莫高窟。在参观敦煌古城时,他挥毫写道:“仆仆髯翁说此行,西陲重镇一名城,更为文物千万计,草圣家山石窟经。”作者自注,草圣为张芝、索靖,皆敦煌人。在鸣沙山·月牙泉,他写下《骑登鸣沙山》诗句:“立马沙山上,高吟天马歌。英雄不复出,天马更任何?”“立马沙山一泫然,执戈能复似当年;月牙泉上今宵月,孤不愁人分外圆。” 在欣赏千年精美艺术之余,于右任对帝国主义分子盗窃敦煌艺术珍品深感愤慨,对遭到破坏的壁画深感痛惜。12月14日返回重庆后,他立即向国民党中央提出建议,成立敦煌艺术研究院。于右任在建议书中有这样一段:“似此东方之文艺渊海,若再不积极设法保存,世称敦煌文物,恐遂湮灭。非特为考古家所叹息,实为民族最大之损失。因此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招容大学艺术学生,就地学习,寓保管于研究之中,费用不多,成功将大。” 于右任的建议经过讨论由教育部办理,历经周折,年2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由常书鸿任所长。此后,一批批有志于保护和研究敦煌艺术宝库的专业人才,自天府之国或鱼米之乡远涉千里,集结于鸣沙山下,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展开了测量、考证、记录、临摹等工作。自此,敦煌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为国人广泛所知并逐渐走向世界,于斯为盛,于今为大,辉煌灿烂无比。 晚年寓居台湾的于右任非常渴望叶落归根。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年1月24日,于右任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在台湾度过的晚年岁月中,于右任曾多次书写那首饱含深情的《酒泉道中》。 在深情的凝视和眺望中,他一定想到了在敦煌的中秋之夜,与张大千畅饮于莫高窟下,并于席间欣然挥毫写道:“敦煌文物散全球,画塑精奇美并收。同拂残龛同赞赏,莫高窟下作中秋。” 敦煌学家段文杰认为,抗日战争紧张的年代,我国画家、历史家、考古家开始注目于人迹罕见的莫高窟,第一个重视莫高窟的是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孙 江
本文来源:酒泉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