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宿利群艺术#

00:55

宿利群《黑白墨道》系列作品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辩证的审美内涵,如“动静相参”“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等。从哲学层面上看,“动”与“静”、“小”与“大”、“虚”与“实”各为对立且又统一的概念,它们皆是对“有无”观点的一种释读与发展。在中国道家哲学体系中,“有无”是世间万物对立统一的最初始的一种表达,“有”与“无”构成了对立和谐的一体,而在《黑白墨道》系列作品中宿利群追求的正是一种“有”与“无”的精神境界。

宿利群纸本水墨《陶溪川的冬天》61xcm年

魏晋时期王弼在《周易·复卦注》中言:“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在他看来万物皆运动且变化着,在这其中,作为本体的“无”是静止的,“动”不能制动,只有“静”才能制动,也只有静止的本体才能统制变化的万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宿利群在《陶溪川的冬天》、《圆明园夏日的风》、《池州旧处有春风》等作品中强化了动静关系,突出“以静制动”,力求在宁静中生发出活泼的生命,灵动万千,转运不息,这即是“动静相参”的艺术精髓。

宿利群纸本水墨《圆明园夏日的风》61xcm年

绘画创作中,宿利群的线条如书法一般,在极静中追求至动,也在至动中追求极静。例如作品《秋雨陶溪川》,画面中线条繁密而复杂,似静而实动,初看略显凌乱,实则生机律动。动中又有静,静中又有动,二种元素相参相称,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生机。宿利群的用笔不仅在静穆中求律动,也在律动中求顿挫,真正做到了“飞扬跋扈,从容中节”,这种“动”与“静”的融合即代表了他自身对生命的感知与思考,同时也体现出“书画同源”在当代水墨领域的继承与拓展。

宿利群纸本水墨《秋雨陶溪川》61xcm年

《黑白墨道》系列作品虽然归于新水墨画,但依然像中国传统水墨画一样讲究“虚实相生”的审美准则。宿利群在“虚”与“实”两极的来回跨越中,通过主观意志的把握,在绘画中有意识的通过笔墨,以“虚实”为境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其画作《阿里山印象》便是于精神境界追求“虚实”的典型。这幅作品最引人入胜之处,与其说是画面中模糊不清的艺术处理,不如说是宿利群本人内心中的万千思绪。画面之呈现与其说是描绘自然之景,不如说是妙明心中之物,正所谓天地之间即人心之内。

宿利群纸本水墨《阿里山印象》61xcm年

牟宗三先生曾言:精神中的“有”与“无”的作用便是由实践的层面来体现自我的一种境界。对观者而言,宿利群可以在绘画创作中做到顺“其”之性,既尊重描绘之物,又与其和平共处,从而实现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对宿利群自身而言,保持心灵内在之“有无”,不仅是畅游笔墨之间的必要基础,也是不断提高自我艺术修养,进而达到与万物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前提。

宿利群纸本水墨《匡山印象》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波士顿的印象》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池州旧处有春风》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淮北水情深》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猿声水声山色浓》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芦苇秋声石桥月》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明朝端午浴芳兰》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雪色的湖水》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颐和秋日红绿粉》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波尔多酒庄之二》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池州老茶厂》61xcm年宿利群纸本水墨《泸沽湖的兰山》61xcm年

艺术家简介:

宿利群,年2月19日生于北京,祖籍辽宁沈阳。从事壁画、环境艺术创作设计。现为清华大学清华工美高级工程师,自由艺术家。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先生,学习壁画专业,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装饰艺术系系秘书,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学术秘书。年至年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主要作品有重彩壁画—《大自然的呼唤》(年),彩色琉璃壁画—《百鸟朝凤》(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宿利群油画作品展”(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寻真·宿利群油画、水墨作品展”(年)。

文/墨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