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阿里山山腰最早种茶的人家,的确和南投名间乡人有点沾亲带故。名间人产茶,也出专做茶买卖人物,他们遍访茶山,熟悉各地风土形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来到阿里山石桌的农家里,饱餐一顿土鸡米酒之后,往屋外一站,清风徐来云雾出没,不觉喝彩。说这山头更胜梅山,您家何不种茶。
阿里山某茶园就这样一席话,海拔米的嘉义县竹崎乡和村石桌开始种茶。时日流转,茶园扩展到番路乡的隙顶、龙头以及阿里山乡的达邦、里佳,和丰山村。从海拔七八百米到米都有,总共约有五百甲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市,立刻成为两眼长在头顶,只往高处看的茶界新星,行情居高不下,零售价总要或是元以上。由于名号响亮,新进山地乡如里佳,丰山都依附在“阿里山茶”名下,盛名至今不衰。其中石桌茶区又分两个产销班,称“阿里山珠露茶”和“阿里山玉露茶”,以标榜其身价之不凡。
茶芽新兴茶区议价的风气与传统的老茶区不同。老茶区的茶人重视每一水的优劣,好坏之间大家都有评定,价钱高低全凭试茶时见真章。新茶区挟流行风尚的威力,就不吃这一套。你来阿里山买茶吗?村里的老婆婆很笃定地告诉你,我们阿里山茶的行情,就是如此如此。想杀价吗?少来!
阿里山产区当然不是这样,农产品又不是生产线上统一规格做出来的。那里午后起雾,是典型的高山气候,宜种茶却不宜制茶。每一季成品好坏,其实还是靠老天爷栽夺的。何况茶园的土地,并不是茶农自有,而是向县政府租来的。除了高山困难地区,高工资和高管理费之外,还要缴租。可是交多少呢?重不重?会不会大幅提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呢?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