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宝宝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月亮节、团圆节等等,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它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文化的传承,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越来越多。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人们的心中最是根深蒂固,甚至还流传到了国外。
根据美国宇航局网站上记录的“阿波罗11号”通讯档案,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成功在月球着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根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上记录的阿波罗11号的飞行日志,当时在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担任通讯任务的埃文斯,曾向阿波罗11号转述了一个请求,让他们寻找“嫦娥”和“玉兔”。
那么,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小伙伴们还知道多少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所知道的中秋节民间传说:
一、嫦娥奔月远古的时候,天上每天都会同时升起10个太阳。这10个太阳放射出的光芒,晒得庄稼枯死了,民不聊生。
有一个力大无穷的男人,名字叫后羿,非常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便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9个太阳。并且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起、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射日”的故事传播开以后,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找后羿投师学艺,其中有一个人,名字叫蓬蒙。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路上遇见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念后羿射日有功,就给了他一包长生不老药。
王母娘娘告诉后羿,服下这包药,就能即刻升天成仙。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他们夫妻非常恩爱。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独自一人成仙,于是就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保管。
嫦娥把药藏进了梳妆台上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领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在了家里。
后羿和其他徒弟走后不久,蓬蒙便持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但是又不想那包药落入蓬蒙的手里。情急之下,她转身打开了百宝匣,拿出那包药,一口吞了下去。
吃了药的嫦娥,身子变得越来越轻,竟然飘离地面,冲出了窗口,向天上飞去。最后,落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傍晚,后羿回到家里,侍女们向他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听了以后,既惊又怒,立刻抽剑去寻找蓬蒙。可是,哪里还能找到他的踪影。
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仰望着夜空呼唤着心爱的妻子。
他突然发现,那天的月亮格外的皎洁明亮,而且,月光中有个晃动的身影,像极了嫦娥。
于是,后羿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都纷纷在月光下摆上香案,祭拜善良的嫦娥,同时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二、月亮上的桂花树传说,月亮上有棵桂花树,每到月圆的时候,它就会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枝的繁花,也会飘散出清香的味道。
老人们说:“若采得八月十五的桂花,和进新谷一起杵磨,吃了可以消灾祛病,青春不老。”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间有一座美丽的虹桥相连。所以,从地面走到月亮上去,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特别是八月十五满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许多身穿五彩衣裳的姑娘,背着装满谷子的藤篓,一个接一个地攀上虹桥,登上月亮。
姑娘们摘下桂花掺进谷子里,你一杵我一杵,舂得一颗颗大米白白的,映得月儿透亮透亮的。
有一天,有个姑娘想登上虹桥,到月宫采一枝桂花舂米,给久病的妈妈熬稀饭。
可是,当她刚走进月亮,身后的虹桥就“哗啦”一声断了。从此,她再也回不了家乡。
于是,她每天都在桂花树下舂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谷子被她杵成了白米,白米又被她杵成了细粉。
每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最圆的时候,也是姑娘最想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每当那天,她就会把杵了一整年的米粉洒到人间。
那细细、白白的米粉,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化作了如水的清辉,把山川大地映得清晰、明净。
姑娘望着月光下静谧安宁的村庄和茅舍,默默祝愿爸爸妈妈健康、长寿,祈求乡亲们年年丰收。
这时候,村里的老人也会指着月亮,对后生仔说:“孩子们啊,你们知道八月十五的月亮为什么格外亮吗?那是你们的阿姐在月亮上思念故乡,把洁白的米粉洒向人间啊!”
三、吴刚伐桂相传,把守南天门的吴刚,经常疏于职守与嫦娥相会。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只要他不砍光这棵月桂树,就不能重返南天门。
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可是,眼看快要把树砍光了,一只乌鸦飞到月桂树旁,"唰"地一声,就把他挂在树上的上衣叼走了。
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来后,吴刚回来一看,之前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长回到树上去了。
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时候,乌鸦就会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只要吴刚停下斧头,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就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桂树。
而只有在每年的八月十六那天,才会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到人间。谁家最勤劳,那片金叶子就会飘落到谁家,谁家就会获得大丰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实关于中秋节的传说还有很多。这些故事,经过了朝代的更迭,以及后人的思想,或许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来的样子,但是,中秋节象征着团圆的蕴意,却恒古不变地保留了下来。
愿这个蕴含着丰收、团圆和美好希望的传统节日,能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69.html